20年,台灣作了什麼事?
- 2012-07-03 01:38
- 工商時報
- 【記者陳碧芬/新聞分析】
台灣要成立區域金融中心並非一朝一夕,昨天英智庫來台公布研究報告,出席的與談者有半數是當年首波推動者,如陳聖德回憶,1992年發動很多人馬,產學齊心撰寫出半公尺高的報告,「歷經11位行政院長後,我這位銀行家都退休了,還回到台上來談這個題目。」
20年來,台灣內部政治紛擾,歷經政黨2度改朝,即使為了國家持續成長的經濟政策一直獲得朝野共識,但金融產業卻因特許行業限制,被夾擠在許多公共政策的周旋之中。套句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的名言:台灣的金融業「走不出去,也引不進來」,導致金融暨資本市場成為外界攻訐的對象,甚為可惜。
然而,台灣內部及政府政策問題,不是台灣落後於亞太地區金融市場的致命關鍵,大陸30年改革開放後期開始轉進金融市場,以「聚精會神」態度將龐大壞帳打掉、大型陸銀到海外上市,邀請外銀參與金改,而近5年的人民幣國際化,每一個動作、每一步都讓大陸金融業茁壯,更緊密地步向國際地位。
相對起來,台灣金融產業規模相形見絀,加上少了政府的果敢政策,成為區域金融中心的話題,已如昨日的牆上花。產學界的語重心長,則是希望這次的國際比較,只是提醒我們,這只是一個夢的延遲,而不是夢的幻滅。
如果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之一是未來的主流,台灣現在既有的優勢仍然雄厚,國際市場的經貿連接,兩岸經貿往來的金融流通,台灣產業紮根的實質經濟,台灣高儲蓄率下的財富管理,兩岸文化密不可分的血脈,都能讓台灣即使不能跟上任何「中心」,也能以業者、內涵及競爭力,再拚一場未來的地位。
光看標題,
我就想問 --
這一二十年,
台灣發展了甚麼文化與藝術?
重大的官辦民辦展覽,
總還是糾纏著過去古人的懷舊氛圍.
更糟的是,
那些都還祇是西方藝術的餘味!
不是畢卡索,
就是克林姆;
不是夏卡爾,
就是馬諦斯;
不是塞尚,
就是梵谷;
不是莫內,
就是達利.
藝術史 * 到了台灣,
似乎時光永遠暫停...
年復一年.
無非就是馬克杯, 書籤或杯墊..,
就像第四台重複播放的那些
多看幾遍就令人作嘔的電影;
粗糙的展示與大量的譍品
恰好呼應了這個盲從, 弱智, 只長腦殼不長腦漿的社會.
台灣民眾 (看) 到的藝術,
其實在教科書裡早已熟爛!
這地方我們所接觸的 [藝術] ,
也不該是其他次文化的遺毒...
[大眼睛女孩] [大眼睛男孩] 或
[大眼睛寵物], 或 [裝模作樣cosplay]...
更不該是那些從中國廉價進貨或本土自產,
經畫商加以精美 "包裝" "行銷",
各式各樣抄襲西方古人與藝術類型的 (拾人牙穢型作品)...
[仿 Lucian Freud 之筋肉派作品]
[仿 Chuck Close 之大頭症作品]
[仿 Giorgio de Chirico 之白日夢超現實作品] 或,
[仿 Richard Estes 之單挑萊卡像素作品]...
[台灣美術系年年畢業的一大缸子仿各種"派"的半吊子畫工跟作品就更多到族繁不及備載了.]
[我深深覺得, 問題一半出自老師們的鬼混, 因循苟且與專業學識水準不良,
另一半則是大學生普遍衰弱的素質 -- 不求甚解, 怠惰與程度差.]
整個環境似乎忘光,
"藝術" 最珍貴的內涵與精神,
不就是 "原創" (Original), "想像" (Imagination)和 "情感" (Sentiment) 嗎???
此外,
\荒謬到一整個極致的是那夥成天 "磁場"啊, "能量"啊, "神"啊, "鬼"啊,
\假學歷, 假畫歷 ...
\你家裡要拜啥成分的香, 掛啥顏色的畫, 要對啥方位的框...等等
\..."什麼鬼"的幫眾, 更是集台灣怪誕詭異現象之大成/
近來台灣的畫廊業者, 或 "畫家"自己,
流行找些演藝人員(當然也包括一些政客[1])來自抬身價.
當然, 不是說演藝人員沒藝術品味跟涵養,
但實務上不是那樣嗎!?
(不然, 台灣的電視節目及戲劇怎越做越貧乏, 低俗與寒酸???)
總不能因為"演藝"裡有個"藝"字就可以扯來當宣傳吧?!
藝術經營不見相關高端的藝術專業人士或學者針對其所代理的品項為文討論,
只見一個個不知所為何來的"藝人"們比YA與作品合影留念...
圖窮匕現,
是整個台灣藝術經銷商另一項黔驢技窮的悲劇,
也是台灣藝術收藏者們的悲劇!
"藝品"[2]以股票似地炒作, "價值"與"價格"混淆, 藝術"綜藝化";
我們面臨的正是藝術品市場魚目混珠, 濫竽充數的空前盛況!!
文革已遠,
二二八也早歿入歷史巨流;
這裡的一切進度,
若一再耽溺過往, 或
不停地複製,
卻與前進中的現代藝術思潮無法接軌,
那台灣的藝術跟藝術教育,
如同台灣的電子業,
注定杵 (處) 在代工狀態,
沒有自我,
失去靈魂,
只能活在別人的陰影下!
沒有深厚的思想和前瞻的知識,
有啥條件驕傲?
又奢談什麼發展??!
註[1]. 指的是那些不認識藝術, 卻老是跑展覽場子,
幫自己與別人共同造勢的 "藝術白癡" 政治人物; 有戴著墨鏡看畫的 (如李登輝),
有一張嘴只會喊凍蒜的 (如蘇貞昌), 有誇口說當選後要搞大藝術 (多到忘了誰誰誰...,
可不就是兩個爛黨的那一缸子低俗人種), 選完忘一乾二淨的..., 形形色色, 不勝枚舉.
註[2]."藝品"與"藝術品"的差異, 在台灣因為人為故意地操作, 兩者已經漸漸失去了界定.
能稱為"藝術品", 必定有它的價值, 而它的價值判斷則因亙古以來藝術史或
理論家們長期累積與研究而成立, 也因奠基於那樣雄厚的文化基礎, 其價值才會產生;
"藝品"的價值(或價格)通常來自於個人(或一小撮人)的喜惡, 那種"喜惡"天馬行空,
捉摸不定; 概言之, 經過一小段時間的流行便剎然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