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2012

A Preface for Liao Ching-Yun


自然主義與海洋性格
淺談廖清雲老師的藝術與生活美學


三月,與闊別多年的廖清雲老師相逢,隨其進入他那偌大的工作室。數十件雕塑作品原件座落於各處,還有更多的是待完成的想法與雛型,轉盤上矗立著正是峽谷系列中的一件;俐落的線條是峽谷經過千百年淬煉而成的輪廓,豪邁卻斷續的造型則敘述著谷底深淵的湍急,雖然作品尚未成形,那些簡化而又象徵的手法,透露出廖清雲老師對大自然的崇敬與對造型的獨特看法,更重要的是,燃燒不盡的藝術狂熱!



近五十年的創作與教學職涯,學校與工作室是廖老師的生活重心,二者看似互為牽絆,實際上,他在二者間早以尋得完美的平衡,除了熱愛的教學工作,多面向的藝術表現形式更顯價值。從其早期的公共藝術到之後的類寫實風格(semi-realism)作品,例如「瑞穗」(FRP, 1986)、「豆蔻年華」(FRP, 1984) 「沉篤」(Bronze, 1983),以近乎實際人體的比例規格,簡化複雜的細節,企圖傳遞作品中所滲透出的表情張力,他關切作品中人物個性與情感(character and emotion)層次更甚於雕像紀念性的表達(monumental expression)。如此的樣貌呈現,似乎也異於自十九世紀以來一般人對「寫實主義」(Realism)雕塑作品的既定印象 模仿與擬真(replication and simulation),引領觀者接觸藝術家的情感投射,不再拘泥於瑣碎的細部刻劃,創作者的主觀意念成為表現整件作品的焦點。因此,如之前所提到的「豆蔻年華」、「沉篤」或此類的人物創作,經由表面的肌理、簡約的造型及光影的結合,廖老師強調作品的個別獨特的氣質(individual nature)與存在感(concreteness of flesh)。就如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 1840 – 1917)在創作時,讓模特兒自由自在地活動於工作室裡,藉以快速捕捉其自然的動態造型,廖老師的人物作品亦充分地展現其自然主義(naturalism)特質;「薪傳」(Bronze, 1988)與「泰雅族老婦」(FRP, 1984)便是經典之例。



1989年,自法國巴黎高院展覽之後,1990年代初期,或許是生活與思想的歷練更迭,亦或許是對創作永不止息的探尋,廖清雲老師的創作風格逐漸轉變;造型越趨大膽,人物描寫越趨解放! 1989年的「韻」(Marble, 1989)、「秋詩」(Bronze, 1991)與「夏日」(Bronze, 1992)皆為代表作品。這個時期,人體結構的表現已臻熟練,所選擇用來詮釋美感的題材多以女性為主。結合洋流洄瀾波漩般的姿態與峽谷飛瀑傾瀉而下的流利線條,突顯了創作歷程中現代主義(modernism)的滙入,脫離寫實主義的意識形態,雖然沿用人體(human figure)做為一貫的題材,但是,抽象化(abstraction)及象徵性(symbolization)是兩大主軸;從早期的率直表現,至此階段的陰陽虛實交錯的形式(concave and convex shapes),由作品中滲出的視覺穿透(visual penetration)更顯戲劇性張力! 以「丰姿」(Indian-red Granite, 1992)為例,柔美蜿蜒的輪廓,暗示著人們理性認知中的女性軀體,作品中所抽離的圓形鏤空恰與周圍包覆的場域產生對話,細膩平滑的表面牽引著粗獷不羈的鑿痕,虛與實、強與弱,對比中形塑完美的平衡。又如「盈盈」(Jade, 1992),律動中的線條觸及觀者的視覺感官,作品中的人物輕盈撫袖,迷人動態呼之欲出! 玉石光潔無瑕,整體質感倍增清麗脫俗;「柔」(Marble, 1990)、「婉約」(Jade, 1992)及「佇情」(Bronze, 1992)皆是一時之佳作。



廖清雲老師出生於桃園觀音鄉,1967年定居於花蓮;成長與工作,人生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與海洋有著密切的地緣關係。或許是這樣的因緣,無形中,也同時孕育他開闊的胸懷與創作上如海洋般廣袤而又深沉的人文思維。如先前所述,廖老師的題材多半闡述普世認知的美感經驗(experience of universal aesthetics),即使是小憩的片刻恬靜(如「沉篤」),母親溫暖和煦的懷抱(如「慈暉」),不離不棄相知相守(如「生命之愛牽手情懷」,抑或是少年莫名所以的煩惱(如「沉思」,所呈現的內涵和語彙,不僅完全能夠喚起觀賞者心中的悸動與共鳴,其所追尋的人性光明面(bright side of humanity),一一藉由他的藝術轉譯手法深刻體現。



綜觀廖清雲老師的藝術創作,自創作概念的成形,造型的蛻變,以至創作體結構的演譯,與其認為是各個階段的癥象(symptom),不如說是在他個人風格上的一種多重並存的創作軌跡(trajectory of coalescing elements)。因此,在近幾年所發展出的鐵雕或是攝影,雖然形式轉換,其實無不源自於藝術家之眼與其沉積數十年的思想底蘊。以最近的「峽谷風情」系列為例,不同於之前立體派(cubist sculpture)風格作品,講究的是虛實空間的對話;形式上,太魯閣峽谷系列則突顯大開大闔的氣勢,充分表徵廖老師長期在地花蓮的感受與心境。



數次訪談的過程,廖清雲老師常自謙非專業藝術工作者。其實,在這瘋狂競逐流行的世界,昧於「當代藝術」卻高倡「當代」、不解「藝術價值」卻混淆「價值」的所謂專業藝術家多如過江之鯽! 以廖清雲老師謙遜、誠懇且質樸的創作態度便足以供後進學習。在最近的一次會面中,廖老師的髮絲蒼白許多,手掌上仍然是新傷舊痕並存,彷彿無形中記錄著一刀一鑿的思路歷程。在午后陽光映射的工作室裡,不變的是他那爽朗的笑聲和堅毅的神情,正滔滔不絕地發表最新的想法與作品;此刻,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位年近七十的長者,而是一位創作不懈的藝術家。






英國國立蘭卡斯特大學
當代藝術學院(LICA) 視覺藝術博士




(這是為我的啟蒙老師, 廖清雲先生將在2012年10月於花蓮文化局舉辦七十歲回顧展所寫的序)



秋詩

1991
Bronze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1989
Marble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4.12.2012

Equinox





春遲


2012

Oil and charcoal on canvas

41 x 53 cm